海报新闻记者沉童报道,10月9日,国庆后首个交易日,海南华铁(603300)因收盘情况跌停,股价报收于8.71元/股,订单金额逾14亿元。业绩惨淡直接归因于公司国庆前夕的公告:一度引起市场轰动的子公司36.9亿元算力服务合同突然终止。 9月30日晚,海南中铁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海南中铁大黄蜂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与杭州X公司签署的《计算机动力服务协议》已正式终止。原定合同期限为5年,总金额为36.9亿元,但合同签订后7个月内未发出采购订单,导致合同签订后7个月内未发出采购订单,导致合同无效。ct 最终“毫无问题地终止”。 2025年3月5日,海南铁路当时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X公司”签署了《计算机动力服务协议》。根据协议,华铁大黄蜂将向该公司提供算力服务。这一数字约为海南华铁2025年中期营收的1.32倍,对于公司业务来说非常重要。然而,这笔巨额交易自启动以来一直笼罩在神秘之中,合作伙伴杭州X公司的真实身份从未被公开。海南铁路当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客户姓名等信息属于商业秘密,按照规定披露可能会导致违约和不正当竞争。因此,该公司放弃了有关本次交易的某些信息。即使在宣布终止合同后,该公司的身份仍然是个谜。经过七个多月的等待,这份备受市场关注的算力服务合约终于落下帷幕。根据海南中铁发出的终止通知,合同终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原合同签订后,市场环境以及所涉及的交易和设备的供需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自合同签订以来,尚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该公司强调,原来的合同尚未履行,与Em的其他算力合同也尚未履行。dam X。这次没有产生实际的收购成本或资本投资。此外,该设备尚未办理交付或验收手续,对公司生产经营不存在重大影响。当前经营成果、财务状况或现金流量。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该协议本质上是一个框架协议。没有预付款机制,也没有明确的基本术语,例如 GPU 型号、算力规模或交付时间。这与行业常见的“提前交押金锁定资源”的做法有很大不同。有从业者直言:“这更像是一份意向书,而不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商业合同。”值得注意的是,这笔36.9亿元的交易直接提振了海南中铁的股价。从基本面来看,海南中铁的主要传统业务是工程机械设备租赁,但近年来也积极向算力领域拓展。随着这一大单的公布,海南中铁成为一匹“算力黑马”。今年3月该交易宣布后,公司股价大幅上涨股价从今年1月份的4.76元/股上涨至3月份的13.25元/股,期间几乎翻了三倍,导致季度看涨计算。该公司出色的股价表现和随后的股东回报时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8月14日,海南中铁透露,因自身资金需要,公司第二大股东拟于2025年9月8日至12月7日通过要约集中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股份至不超过4422.95万股,占总股本2.22%。按公告当日收盘价10.96元计算,本次减持计划现金总额将 约为4.85亿元。临近顶峰,“牛三”张建平等大股东也减持离场。监管机构的反应非常迅速。海南中铁宣布终止的同一天,上交所发布规致公司的函《明确关于终止公司主要合同相关事项的监管要求》。该监管工作函涉及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表明监管部门正在密切关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可能与ESI嫁给你相关的问题。目前,海南中铁尚未发布任何针对监管工作函的公开回应。虽然36.9亿元大单被取消,但海南中铁推动其他算力合作仍在继续,值得注意的是。 2025年7月,海南中铁与安徽海马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总服务成本1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公司表示,此次合作标志着海南中铁算力服务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启推理合作新路径。计算电源服务。目前,海南中铁披露的算力合同累计金额已达66.7亿元。即使扣除解约所需的36.9亿元,仍有约20亿元需要履行。但市场信心一旦受损,就很难恢复。 10月8日晚间,海南中铁公告称,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董事、总经理胡丹峰先生已结束减持计划,拟增持公司股份。新增财产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目前,胡丹峰先生持股比例为8.86%。此举显然是为了稳定市场情绪。国庆限价结束后设立14亿元基金,反映出投资者对海南中铁信心的崩溃。从从高位减持到结束减持并承诺增持,这些变化并不能完全消除市场疑虑。 36.9亿元的交易最终未能兑现,这一系列事件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时间线,从高调公告到悄然关停,期间公司股价上涨近三倍,再到主要股东宣布减持计划。监管函已下发,表明监管机构正在密切关注这一问题。不过,这笔神秘交易的全部细节以及海南中铁在算力领域的真实业务能力,还需要该公司给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