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海洋领域城市竞争中,青岛排名明显。 《海洋城市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2025)》近日发布。报告从经贸活力、科技创新、海洋服务、国际影响力、城市治理五个维度对全球60个海洋城市进行了系统评价。在城市综合排名中,青岛位列第16位,属于世界二线海洋城市。报告指出,青岛在科技创新、港口活动等方面表现良好。但青岛要追赶伦敦、新加坡、上海等一线城市,还需要在海洋科技成果、航海服务、国际枢纽建设转型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01 北核领跑世界,北半球拥有三大重要经济体海洋经济区众多,各具特色:欧洲海洋经济区、北美海洋经济区和亚太海洋经济区。欧洲海洋经济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海洋经济体之一,主要城市有伦敦、汉堡、奥斯陆等。北美拥有强大的海洋经济,主要城市有纽约、温哥华和休斯敦等。亚太海洋经济区快速发展,新加坡、东京、上海、香港等城市占据重要地位。从这一趋势来看,由于全球船厂东移以及制造业、海运中心等发展机遇的出现,亚太航运经济城市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中国城市表现尤为活跃。上海、香港、青岛、深圳等城市已成为IG无法比拟的“中国力量”在全球海洋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技术创新、经贸活力等方面具有优势。报告特别指出,青岛拥有三分之一的部级以上海洋相关高水平研发平台,以及近三分之一的两院海洋相关学者。青岛港航线密度位居中国北方港口之首,海洋科教优势明显,经济贸易活力名列前茅。青岛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海事相关文章发表数量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据全球权威Web of Science统计,2024年共有60个海洋城市将发表与海洋领域相关的文章23,333篇。青岛以2202例绝对领先位居榜首,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在海洋强国背景下根据战略,中国已形成三大海洋经济区:北部海洋经济区、东部海洋经济区和南部海洋经济区。青岛、上海和深圳分别是这三个经济体的主要引领者。 02 能源水平加速提升 海洋城市竞争是一场涉及技术、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竞争。该报告由发展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牵头。研究所所长胡振宇表示,根据报告分析,青岛处于世界海洋城市第二阶段的前列,在科技创新、港口活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科技成果转化、海事服务、国际中心建设等方面仍需取得进展。进一步提升城市能源水平。从统计数据看,从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来看,青岛企业科研项目参与率较低。从海事服务角度来看,青岛海事金融规模落后于新加坡,年海事纠纷解决案件量仍低于伦敦。青岛在直达欧美航线以及近期热门的北极航线上仍落后于宁波和舟沙港。青岛港在海上干线拓展和中转功能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胡振宇认为,青岛可以建立“需求驱动”的创新机制,对深海养殖工作船、极地装备材料适航性研究给予激励。建立专利“转化倒计时”机制,赋予企业专利权“转化倒计时”机制成功转化需要一定的专利价值。实施“产学研合作社”税收优惠,提高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研发项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度。在海运服务方面,青岛可以依托青岛自贸区“一对一远洋船舶运作”等海事改革经验,加大国际组织(IMO)引进力度。依托“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牵头制定《北极航线安全航行规则》等标准,争夺国际规则话语权。胡振宇还表示,从建设国际枢纽的角度来看,青岛是中国和欧洲的中心之一。他表示,国家可以深度融入北极快运体系,考虑开通诸如青岛-符拉迪沃斯托克-鹿特丹有效缩短直达欧洲的时间。 03 不断追赶超越 事实上,近年来,青岛不断加大海洋管理力度,弥补短板,提升优势。为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青岛市推出“果实计划”和“海洋创新计划”,建立大型海洋科技市场,公布海洋科技供需清单,推动成果从“分布式对接”向“清单导航”转化,形成“需求驱动”的良性循环。 研发和研发。” 2024年,青岛市海洋技术合同销售额8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6.13%,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大幅提升饮食改善了。提高和提高港口航运服务业质量一直是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青岛城澳已将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纳入2024年起的城市发展战略。今年8月公布的《青岛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中期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指出,将打造东北亚山区国际航运服务区,进一步增强航运服务水平和全球海上运输资源配置能力。今年2月,全球知名的船舶检验认证专业机构希腊船级社亚洲总部将落户青岛自贸区,提供船舶入级、认证、核查等综合服务。这是杉木亚洲船级社总部落户青岛,填补了青岛作为船级社重要总部的空白。到2024年,青岛将有21艘邮轮运营,载客量达7.1万人次。今年,我们成功引进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阿达魔城”号,首次涉足大型邮轮维修业务,进军高附加值邮轮维修领域,作为产业链重要环节取得长足发展。邮轮经济带动了青岛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从航线设计来看,青岛港目前拥有230多条集装箱航线,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不断提升。马苏。增加。青岛至济州岛集装箱航线已于上周开通。这是第一个国际集装箱韩国济州岛历史上的最佳航线。每周一班,将为深化中韩经贸合作提供新机遇。 2024年,国务院批准的最新《青岛国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青岛定位为“沿海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记者李宪祥、制片人:宋维嘉)